刘备临终对诸葛亮说可自取之到底是什么意思

编辑:新知生活百科 时间:2024-09-06 14:00

关于那句“如其不才,君可自取”,我们真的需要好好辩证地看待。这句话,初听之下,似乎给诸葛亮很大的空间,仿佛在说:“如果刘禅没有能力,那你诸葛亮就可以代替他。”但这种解读,真的符合历史真相吗?

我们要明确一点,当刘备说出这句话时,他可是托付了整个蜀汉的未来。他既然敢这么说,那必然是对诸葛亮有着极高的信任,同时也对诸葛亮的人品和能力有着充分的了解。那么,为什么刘备会在托孤时提到曹丕,并且说“君才十倍曹丕,必能安国,终定大事”呢?难道他是在暗示诸葛亮要像曹丕那样行事吗?不,那时的曹丕已经坐上了皇帝的宝座,刘备这么说其实是在给诸葛亮施加压力。他清楚自己的儿子刘禅的能力如何,也清楚蜀汉的未来需要怎样的人才来支撑。他用了这么一句话来表明自己的决心和期望。而诸葛亮也明白这一点,所以他毫不犹豫地接受了遗诏。在这里,没有所谓的“敢与不敢”,而是必须要承担的责任和使命。

刘备之所以这么说,其实也为“如其不才”做了充分的准备。刘备共有三个儿子,除了刘禅外,还有刘永和刘理。在临终前,他不仅将刘禅托付给了诸葛亮,同时也给了刘永、刘理一份诏书。他对刘永、刘理说:“父事丞相,令卿与丞相共事已。”这话和给刘禅的嘱咐是一样的,这意味着刘备早已做好了准备,将刘永、刘理视为“替补”。他明白自己的儿子刘禅可能不足以支撑大局,所以早早地做了这样的安排。这也说明了刘备的深谋远虑和用心良苦。

“取”这个词究竟应该如何理解呢?理解为“选择”还是“判断”,其实并没有本质的区别。因为让诸葛亮自己选择接班人,和让其判断谁适合当皇帝本质上是一致的。但有些人却将“取”理解为赋予诸葛亮独裁的权力。这样的理解是过于片面和不准确的。诸葛亮虽然被赋予重任,但他的忠诚和使命才是他行动的核心动力。他不可能因为一句“取其”,就擅自改变蜀汉的皇位传承。

这句“如其不才,君可自取”背后包含了刘备对诸葛亮的信任、对儿子的期望以及对蜀汉未来的担忧。它是托孤的一种策略,也是历史的一种真实写照。我们不应该过于片面地解读这句话,而应该看到背后的深意和历史背景。这样,我们才能更准确地理解历史,更全面地认识那个时代的人和事。

刘备临终对诸葛亮说可自取之到底是什么意思

语音朗读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