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 与用人单位沟通:
首先尝试与雇主或人力资源部门沟通,了解工资迟发的具体原因,可能是因为财务问题或其他误会。
2. 法律依据:
根据《劳动合同法》,如果用人单位未按照约定支付劳动报酬,劳动者有权要求支付,并在解除合同时要求经济补偿金。
严重情况下,用人单位可能触犯刑法中的“拖欠劳动报酬罪”。
3. 保留证据:
保存所有与工资相关的文件和通信记录,如工资条、银行流水、电子邮件或短信通知等,以证明工资未支付的事实。
4. 向劳动监察大队投诉:
劳动者可以直接向劳动监察大队举报,请求其介入调查。劳动监察大队有权要求用人单位改正,并可能施加罚款。
投诉可以通过拨打12333或当地劳动保障监察部门的热线进行。
5. 行政复议或诉讼:
如果对劳动监察大队的处理结果不满意,可以申请行政复议或提起行政诉讼,要求监督部门履行职责。
6. 劳动仲裁:
如果问题未能通过劳动监察解决,劳动者可以申请劳动仲裁,要求用人单位支付欠薪及可能的经济补偿。
申请仲裁需携带身份证、劳动合同、工资单等证据,并填写投诉申请表。
7. 法律程序:
劳动仲裁通常在60天内完成调查并作出决定,若对仲裁结果不服,还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。
8. 注意时效:
维权时要注意法律规定的时效限制,避免错过最佳维权时机。
9. 调解途径:
除了劳动监察和仲裁,还可以尝试通过人民调解委员会进行调解,寻求双方都能接受的解决方案。
通过上述步骤,劳动者可以系统地处理工资未支付的问题,同时确保自己的行为符合法律规定,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。
语音朗读: